close

社區有支志願者巡邏隊 “就是為瞭大夥兒能安居樂業”

2017年12月11日訊,在大興區興豐街道富強南裡社區,有一支已經組建多年的志願者巡邏隊。二十多位年近古稀的大爺大媽,不分冬夏、風雨無阻地守護著社區治安,更熱心於街坊鄰裡間的互幫互助。

從前至後:陳東平、華振清、劉鳳芹、王紹鳳

隊員們在巡邏中

每日上下午巡邏

堅守十四載春秋

身穿統一配發的深藍色棉服,左臂戴上“治安巡邏志願者”袖標,再加一頂紅色小帽,就是興豐街道富強南裡社區老年志願巡邏隊成員冬日上崗的標準“行頭”。如今屋外寒風凜冽,但隊員們每天上下午兩個時段的巡邏依然雷打不動,而這已經是他們堅守的第14個春秋。

“就是為瞭大夥兒能安居樂業!”巡邏隊核心人物,83歲高齡的華振清爽朗地笑。她回憶,巡邏隊的成立要追溯到2003年“非典”期間,她和院裡其他老夥伴商量,自願組建瞭一支隊伍,每天在樓前樓後巡視,掌握情況及時上報。

72歲的陳東平是首批加入隊伍的“元老”,那會兒她已經退休瞭,傢裡又走得開,想著自己是黨員,願意多幹點兒。“我們院退休前都是一個單位的,彼此認識,就都湊到一塊兒瞭。最多的時候,巡邏隊有三四十人呢!”

“非典”之後隊伍沒有解散,轉為日常巡邏。這對擁有25棟居民樓,3800多人的社區而言很有必要。華振清坦言,富強南裡是典型的老舊小區,以前治安不是特別好,溜門撬鎖事件時有發生。“自行車丟得最多!居民晾在屋外的衣服、床單等等,也經常丟失。”

“小販進來賣雞蛋賣米,給100元說找不開,調來調去換成假錢,很多居民上當受騙。”68歲的巡邏隊員王紹鳳氣憤地補充,賣米的甚至來過她傢裡,跟老母親說大米便宜,讓買點兒。“拿一張錢說不行,換瞭一張又說不行,連換三張都是假錢。”

正式運行後,隊員們分析,小區比較偏遠,老年人多,必須嚴加管理。巡邏隊分成4個班次,保證院裡每個門都有專人看管,每天上下午各三個小時動態巡邏。小商小販不讓進,還要隨時留心、提醒居民們的安全隱患,任務十分繁雜。

曾有小商小販給隊員們裝菜裝水果“賄賂”,被大夥兒拒絕,氣不過的就指著帶頭人華振清罵“老不死”、“老白毛”……華振清不氣不惱,反而更加堅定,“也不是說斷人傢財路,他們不去別的小區,就來我們這兒,可小區裡有賣菜賣水果的地方,我們就想必須得管下去。”在街道居委會的支持下,隊員們日復一日地努力著,小區秩序逐漸好轉,居民也紛紛點贊,“說我們真的是管對瞭!”

此外,隊員們還憑借細致的觀察幫警方破過案。王紹鳳回憶,幾年前一次巡邏中,發現院裡停瞭一臺不是小區住戶的車。“覺得很奇怪,昨天停瞭一天,怎麼今天還在這兒?”馬上跟片警匯報,一查發現這是輛偷來的車,在大北邊丟失,放在瞭小區裡,這一經歷讓隊員們幹勁更足瞭。

掌握樓門動態

群眾隨叫隨到

伴隨巡邏隊不斷發展,“業務范圍”也愈加廣泛。除瞭保障治安外,“關心群眾做好事”,也凝聚在隊員們的日常點滴中。

“幫忙的事兒太多瞭,隔三差五就有,都數不過來。”華振清扳著手指,略帶自豪地“盤點”著--

有年輕人在市裡上班,租住到我們這個單元,找到我說‘奶奶,我工作太忙,您能不能幫我買點水買點電?’我就說可以可以,很高興地幫他去買。

我們這兒的房子都四十多年瞭,經常有人屋裡漏水。有的是新住戶,有的歲數大瞭走不動,就會跟我說,我趕快替他們找人來修。

一次半夜11點多,單元裡的住戶來敲我傢門,說鑰匙丟瞭找不到,換鎖的也不給換。我就把戴袖標的衣服穿上瞭,跟人傢說給換吧,我來證明。

……

令華振清印象尤為深刻的,是三四年前一位老人在傢中去世,凌晨四點他的傢人敲門求助。華振清馬上爬起來,幫忙找居委會主任開介紹證明。“主任立刻就趕來瞭”,她感嘆,“我們這領導也行呢,不管有什麼事情,晚上夜裡,隨時打電話隨時就來。”

以往,巡邏隊成員對院裡居民情況都比較瞭解,近年來陸續有人賣房或出租,進瞭不少新住戶。為瞭應對變化,大部分隊員又擔任起自己所在單元的樓門長,負責掌握一個單元15戶人傢的遷入遷出動態與日常情況。

67歲的劉鳳芹,2004年加入巡邏隊,同時也是一名樓門長。幾年前,一位住在一樓的老人,因為老伴去給女兒看孩子而獨居在傢。劉鳳芹註意到,每天白天老人都會拉開窗簾,晚上再關上。突然有兩天窗簾沒有拉開,敲門沒人應,再加上鄰居反映老人傢裡的燈白天也始終開著,劉鳳芹便通知瞭老人的子女。孩子趕到後發現,老人已經去世瞭。而若不是劉鳳芹告知,遺體可能要停透天電梯保養留更久。

而在關心居民生活與困難之餘,巡邏隊還成為社區工作推動的重要紐帶與力量。平時居委會有任何消息傳達、精神發佈,老人們隨叫隨到,遇有重大活動更是加班加點。

“搬走的住戶打來電話關心身體,感電梯保養維修專業網覺特別欣慰”

想在小區認出華振清很容易--矮矮富態的銀發老太太,左臂上永遠戴著紅袖標。“袖標對壞人是一種震懾,他們看到你會心虛、膽怯,群眾有什麼事情也可以隨時求助。”

華振清笑言,其他巡邏隊員一般隻有一個袖標,值班的時候別在袖子上。自己搞“特殊化”,問主任要瞭十幾個袖標,常穿的衣服都別上,穿哪件都有。這十幾年,她沒摘過袖標,出去吃飯、去商店、去公園,甚至住院也都一直戴著。“我覺得驕傲,能為大夥兒做一點事,感覺可幸福瞭。”

華振清傢裡老伴90歲瞭,腿腳不好很少下樓,但也支持她出來“忙活”。每每有人好奇為什麼她身上這麼大幹勁兒,華振清總會深情地回憶起1983年,被評為衛生先進個人的她去人民大會堂開表彰大會的經歷。“最難忘那一天,過去我是個小窮孩子,也沒什麼文化,在黨的關懷下成長起來享福瞭。我心裡不平靜啊。人傢禮拜天休息,有時候我都不休。我是40多年黨齡的老黨員瞭,應該多付出一些。”如今,考慮到身體因素,83歲高齡的她已經從巡邏隊中退出來瞭,但她依然自願巡視在樓前樓後,發揮餘熱。

多年來,華振清一直被社區居民當作學習的榜樣,還榮登2016年北京社會好人榜。在她的帶領下,老年志願巡邏隊獲得瞭社區居民廣泛的支持。當然,也曾有隊員遇過不配合的狀況。劉鳳芹所在的單元,每層安裝一盞照明燈,有位租戶就是不肯交那十元費用。還說自己不要燈,能上來樓。“我說樓裡老人小孩特別多,一盒煙錢都不願意拿,還在這兒住什麼呀?最後做瞭大量的工作才給的。”但對類似狀況,劉鳳芹並不放在心上,“總有一些難事麻煩事嘛,平平安安沒有事情,那還要我們幹嘛呀!”

在華振清看來,大部分住戶還是好的電梯維修費用。曾有位年輕人在搬走前特意找來,對她表示感謝。“說總麻煩您幫我們做這個做那個,真不好意思啊奶奶。走瞭之後過段時間又給我來個電話,問問身體怎麼樣,我特別欣慰。”

這一點一滴的肯定,給瞭老人們無盡的快樂,來自街道社區的關心也讓大夥兒很滿足。“剛成立的時候什麼都沒有,就是義務勞動。後來夏天給我們發瞭大傘,還發水,冬天發瞭棉襖,可暖和呢!”王紹鳳笑瞇瞇地拽拽袖子。她介紹,從前年開始,每位隊員每月有瞭200元錢的補貼。“當然誰傢都不缺這200,就是一種肯定和重視吧!而且我們值班也是一種活動,不然沒事也是在傢裡看電視。出來巡邏大傢經常能見面,有什麼事互相說一說,心裡就敞亮瞭。”

來源:北京晚報 ?記者 魏婧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yt23wd12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